投资风险
多哥被世行列入高风险投资地区。近十年来,由于民主化进程困难重重,国际援助逐年减少,经济状况更加恶化,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对外债务拖欠严重,外资流量滑至谷底。
(一)政治风险
多哥的政治风险主要体现在社会危机、法制不健全和区域行动三个方面。
1、社会政治危机深重
多哥的社会政治危机起源于1990年开始的民主化风潮,此后社会动乱接连不断,到1992年11月终于引发了长达8个半月的全国性大罢工,导致社会生活彻底瘫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1993年和1998年举行的两次总统选举和立法选举不但没能缓解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固有的危机。去年开始的提前立法选举,由于在野和执政两派积怨过深,互不信任,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直至今日选举日期尚未确定,选情仍不明朗。如果选举问题得不到解决,长达十年的社会政治危机无法摆脱,国际社会特别是欧盟的经济援助也不可能恢复。此外,根据多哥宪法,总统任期最长不能超过两届。现任总统埃亚德马第二任期到2003年结束,目前,朝野双方正在为修宪展开更加激烈的较量。可以预见,多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各种变数依然很大,看似稳定的政局背后正酝酿新的危机。短期内虽然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或暴力冲突,但游行和罢工、罢课等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2、行政无效率、法制不健全
长期的财政困难,导致行政机构工作涣散,效率低下;部门和部门之间、部门内上级和下级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和基本监督;不少机构人浮于事,而掌握决策权的少数人(部长乃至总统)又文山会海,鲜有时间处理日常公务;还有些机构缺水少电,办公条件恶劣,上班者寥寥无几;而主管公益事业的部门由于长期缺乏财政支持,根本无力提供最低限度的社会服务。
在法制方面,一些重大的、监督政府行政和保护外商基本利益的法律机构尚未建立,例如审计法院和行政法院。政府预算和财政支出虽然需经议会审议批准,但在执行过程中根本没有监督机制,因此无法避免可能出现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另外,政府在行政中如果滥用权力,给外商造成损失,受害者无门可告,只能自认倒霉。在执法方面,多哥法院和法官的开支全由国家负担。由于经费不能如期到位,诉讼、调查和审判无法正常进行,致使大量案件长期积压,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
3、区域贸易保护
西非地区许多国家国小民穷,市场分散,因此近年来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呼声很高。去年1月,西非经济货币联盟8国(主要是法语国家)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关税方面实现了突破,初步建立了具有7300万人口市场的关税同盟(在市场准入中已作详述)。关税同盟在促进成员国商品自由流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却对联盟内享有免税区待遇的外资企业采取了歧视态度。例如规定设在联盟成员国多哥、塞内加尔、马里等国免税区的外资企业无权享受关税同盟的任何优惠,其产品出口到联盟其他国家视同一般国外企业产品不能获得免税待遇,因而大大削弱了其竞争优势,损害了外商投资西非的商业利益。
本来,西非国家设立免税区的主要目的在于招商引资,改善本国经济状况,增加就业,促进出口。免税区法一般规定外资企业产品不得在当地销售,出口比例必须在70%以上。外商在西非投资设立企业需要克服能源成本高(水、电、气价格昂贵),劳动力素质差、效率低等不利因素,之所以决定投资的主要驱动力在于市场。区域行动与外商直接投资形成利益冲突,其结果是对内自由,对外保护。
(二)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环境三个方面。
1、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能力差
多哥政府长期无力兑现已签订的国际经济、金融协定,经济结构调整和国企私有化又屡试不爽,国际信誉一落千丈。自1998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所有系统再未与多哥签订任何新的援助计划和贷款协议。
政府管理经济的手段落后,电脑使用率低,手工操作随处可见,管理人员素质低,缺少专业培训,基本数据不及时、不准确,无法对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必要的调整。
政府对招商引资调门高,落实少,给予外资的优惠政策不配套,甚至相互矛盾。截止到目前,除石油勘探、销售,汽车和布匹以外,尚没有其他跨国公司在多哥安家落户。
2、经济发展前景堪忧
社会政治危机给国家经济造成的不良后果至今未能消除。多年来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下降,经济结构松散、脆弱,使国家走向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始终无法找到。
多哥发展经济的基础设施薄弱,基础产业结构单一,互不配套,竞争水平低下,出口严重依赖棉花、磷酸盐、咖啡、可可等极少数产品,发展经济的后劲极为不足。在农业方面,缺少水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全国现有农业人口360万,占人口总数的80%,但对GDP的贡献度只占42%。粮食的自给率近年来也大幅下降,其中谷类从1995年的137%下降到89%,大米从1996年的114%下降到79%,其他作物从1995年的174%下降到13%。在工业方面,由于本国市场过于狭窄,购买力不旺,加之宏观经济环境不利于投资,工业发展甚为缓慢,加工工业只占国内产值的15.8%。私有企业基本尚处于萌芽状态,设备利用水平不足35%,由于本身实力不济,很难参与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3、国际环境恶化
从1990年到2000年十年间,多哥获得国外财政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逐年减少,致使已十分脆弱的国民经济更加“贫血”。
由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进程始终未能取得满意结果,欧盟自93年起即停止了与多哥的全面合作,至今未能恢复。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1990年多哥获得的经济援助达到2.12亿美元,人均57.3美元,而到去年已下降到6500万美元,人均仅14.2美元。
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1995年曾达到160亿西非郎,此后逐年下降。根据1990-1999年的统计,外商平均每年的投资金额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
(三)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债务风险、汇率风险和外汇管制风险。
1、债务风险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多哥始终未能摆脱债务危机,纯负债率高于黑非洲的平均水平。1994年外债高占GDP的129.7%,之后略有下降,但2000年仍达到118.5%。在外债结构中,多边债务占62.74%,双边债务占34.3%。多哥政府偿还外债的主要办法之一是借新债还旧债,但从1998年开始,世行和国际货币资金组织停止了与多哥达成新的合作,债务危机更加深重。在过去的十年间,多哥每年平均还债金额高达财政总收入的46.04%,政府穷于应付还债,根本无力进行基本建设和扩大公共投资。其后果是国企收益被提前占用,企业无法进行设备改造,生产水平逐年下降;公务员、教师、医生不能按时领到工资,学生领不到助学金;国民经济在恶性循环中苦苦挣扎。
2、汇率风险
1994年西非法郎从50兑换1法国法郎,骤贬为100兑换1法国法郎。此后,西非郎对美元的汇价也跌宕起伏,每周甚至每天都有“新面孔”。近几年,根据西非中央银行提供的官方美元平均汇价中间价:
1997年1美元=583.7494西非郎
1998年1美元=589.9537西非郎
1999年1美元=635.3094西非郎
2000年1美元=704.95西非郎
在黑市上,美元实际汇价还要高10-15%。
从2001年开始,西非法郎将正式挂靠欧元(固定汇率为1欧元=655.957西非郎)。由于欧元兑换美元始终处于弱势,加之西非经济一直不景气,西非郎兑美元汇价将长期处于持续贬值的状态,这对外商投资不能不是一种考验。
3、外汇管制风险
多哥国际收支长期逆差,外汇严重短缺,因此相关的管制也十分严格。根据西非经济货币联盟1998年关于对外金融关系的规则规定:第一,所有外汇业务必须经过西非中央银行或其授权的特定机构办理;第二,无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其外汇收入必须在发生时起1个月内按央行当时汇价卖给西非中央银行或其授权机构;第三,设立外汇账户需经财政部初审报西非经货联盟委员会批准;第四,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支付,必须提交一系列法律文件,经批准后方可由指定银行操作。
根据多哥免税区法,外资企业有权申请外汇账户,资金可以自由汇进汇出。但在实践中,除个别外资企业于1995年之前申请成功外,此后企业很难获得批准。在这种状况下“地下钱庄”成为外汇周转的主渠道。多哥的“地下钱庄”其合法身份是一些黎巴嫩人经营的黄金、钻石收购行。收购行使用西非法郎在马里、布基纳法索、加纳等地进行黄金、钻石收购,运到法国、瑞士提炼,之后卖给瑞士银行。外商通过“地下钱庄”将西非法郎卖出,换得美元汇往指定的银行,“地下钱庄”收取的“手续费”比银行高5-6%。主要风险是“钱庄”信誉不佳,拖欠情况时常发生,顾客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
(一)政治风险
多哥的政治风险主要体现在社会危机、法制不健全和区域行动三个方面。
1、社会政治危机深重
多哥的社会政治危机起源于1990年开始的民主化风潮,此后社会动乱接连不断,到1992年11月终于引发了长达8个半月的全国性大罢工,导致社会生活彻底瘫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1993年和1998年举行的两次总统选举和立法选举不但没能缓解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固有的危机。去年开始的提前立法选举,由于在野和执政两派积怨过深,互不信任,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直至今日选举日期尚未确定,选情仍不明朗。如果选举问题得不到解决,长达十年的社会政治危机无法摆脱,国际社会特别是欧盟的经济援助也不可能恢复。此外,根据多哥宪法,总统任期最长不能超过两届。现任总统埃亚德马第二任期到2003年结束,目前,朝野双方正在为修宪展开更加激烈的较量。可以预见,多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各种变数依然很大,看似稳定的政局背后正酝酿新的危机。短期内虽然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或暴力冲突,但游行和罢工、罢课等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2、行政无效率、法制不健全
长期的财政困难,导致行政机构工作涣散,效率低下;部门和部门之间、部门内上级和下级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和基本监督;不少机构人浮于事,而掌握决策权的少数人(部长乃至总统)又文山会海,鲜有时间处理日常公务;还有些机构缺水少电,办公条件恶劣,上班者寥寥无几;而主管公益事业的部门由于长期缺乏财政支持,根本无力提供最低限度的社会服务。
在法制方面,一些重大的、监督政府行政和保护外商基本利益的法律机构尚未建立,例如审计法院和行政法院。政府预算和财政支出虽然需经议会审议批准,但在执行过程中根本没有监督机制,因此无法避免可能出现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另外,政府在行政中如果滥用权力,给外商造成损失,受害者无门可告,只能自认倒霉。在执法方面,多哥法院和法官的开支全由国家负担。由于经费不能如期到位,诉讼、调查和审判无法正常进行,致使大量案件长期积压,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
3、区域贸易保护
西非地区许多国家国小民穷,市场分散,因此近年来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呼声很高。去年1月,西非经济货币联盟8国(主要是法语国家)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关税方面实现了突破,初步建立了具有7300万人口市场的关税同盟(在市场准入中已作详述)。关税同盟在促进成员国商品自由流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却对联盟内享有免税区待遇的外资企业采取了歧视态度。例如规定设在联盟成员国多哥、塞内加尔、马里等国免税区的外资企业无权享受关税同盟的任何优惠,其产品出口到联盟其他国家视同一般国外企业产品不能获得免税待遇,因而大大削弱了其竞争优势,损害了外商投资西非的商业利益。
本来,西非国家设立免税区的主要目的在于招商引资,改善本国经济状况,增加就业,促进出口。免税区法一般规定外资企业产品不得在当地销售,出口比例必须在70%以上。外商在西非投资设立企业需要克服能源成本高(水、电、气价格昂贵),劳动力素质差、效率低等不利因素,之所以决定投资的主要驱动力在于市场。区域行动与外商直接投资形成利益冲突,其结果是对内自由,对外保护。
(二)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环境三个方面。
1、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能力差
多哥政府长期无力兑现已签订的国际经济、金融协定,经济结构调整和国企私有化又屡试不爽,国际信誉一落千丈。自1998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所有系统再未与多哥签订任何新的援助计划和贷款协议。
政府管理经济的手段落后,电脑使用率低,手工操作随处可见,管理人员素质低,缺少专业培训,基本数据不及时、不准确,无法对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必要的调整。
政府对招商引资调门高,落实少,给予外资的优惠政策不配套,甚至相互矛盾。截止到目前,除石油勘探、销售,汽车和布匹以外,尚没有其他跨国公司在多哥安家落户。
2、经济发展前景堪忧
社会政治危机给国家经济造成的不良后果至今未能消除。多年来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下降,经济结构松散、脆弱,使国家走向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始终无法找到。
多哥发展经济的基础设施薄弱,基础产业结构单一,互不配套,竞争水平低下,出口严重依赖棉花、磷酸盐、咖啡、可可等极少数产品,发展经济的后劲极为不足。在农业方面,缺少水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全国现有农业人口360万,占人口总数的80%,但对GDP的贡献度只占42%。粮食的自给率近年来也大幅下降,其中谷类从1995年的137%下降到89%,大米从1996年的114%下降到79%,其他作物从1995年的174%下降到13%。在工业方面,由于本国市场过于狭窄,购买力不旺,加之宏观经济环境不利于投资,工业发展甚为缓慢,加工工业只占国内产值的15.8%。私有企业基本尚处于萌芽状态,设备利用水平不足35%,由于本身实力不济,很难参与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3、国际环境恶化
从1990年到2000年十年间,多哥获得国外财政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逐年减少,致使已十分脆弱的国民经济更加“贫血”。
由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进程始终未能取得满意结果,欧盟自93年起即停止了与多哥的全面合作,至今未能恢复。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1990年多哥获得的经济援助达到2.12亿美元,人均57.3美元,而到去年已下降到6500万美元,人均仅14.2美元。
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1995年曾达到160亿西非郎,此后逐年下降。根据1990-1999年的统计,外商平均每年的投资金额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
(三)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债务风险、汇率风险和外汇管制风险。
1、债务风险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多哥始终未能摆脱债务危机,纯负债率高于黑非洲的平均水平。1994年外债高占GDP的129.7%,之后略有下降,但2000年仍达到118.5%。在外债结构中,多边债务占62.74%,双边债务占34.3%。多哥政府偿还外债的主要办法之一是借新债还旧债,但从1998年开始,世行和国际货币资金组织停止了与多哥达成新的合作,债务危机更加深重。在过去的十年间,多哥每年平均还债金额高达财政总收入的46.04%,政府穷于应付还债,根本无力进行基本建设和扩大公共投资。其后果是国企收益被提前占用,企业无法进行设备改造,生产水平逐年下降;公务员、教师、医生不能按时领到工资,学生领不到助学金;国民经济在恶性循环中苦苦挣扎。
2、汇率风险
1994年西非法郎从50兑换1法国法郎,骤贬为100兑换1法国法郎。此后,西非郎对美元的汇价也跌宕起伏,每周甚至每天都有“新面孔”。近几年,根据西非中央银行提供的官方美元平均汇价中间价:
1997年1美元=583.7494西非郎
1998年1美元=589.9537西非郎
1999年1美元=635.3094西非郎
2000年1美元=704.95西非郎
在黑市上,美元实际汇价还要高10-15%。
从2001年开始,西非法郎将正式挂靠欧元(固定汇率为1欧元=655.957西非郎)。由于欧元兑换美元始终处于弱势,加之西非经济一直不景气,西非郎兑美元汇价将长期处于持续贬值的状态,这对外商投资不能不是一种考验。
3、外汇管制风险
多哥国际收支长期逆差,外汇严重短缺,因此相关的管制也十分严格。根据西非经济货币联盟1998年关于对外金融关系的规则规定:第一,所有外汇业务必须经过西非中央银行或其授权的特定机构办理;第二,无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其外汇收入必须在发生时起1个月内按央行当时汇价卖给西非中央银行或其授权机构;第三,设立外汇账户需经财政部初审报西非经货联盟委员会批准;第四,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支付,必须提交一系列法律文件,经批准后方可由指定银行操作。
根据多哥免税区法,外资企业有权申请外汇账户,资金可以自由汇进汇出。但在实践中,除个别外资企业于1995年之前申请成功外,此后企业很难获得批准。在这种状况下“地下钱庄”成为外汇周转的主渠道。多哥的“地下钱庄”其合法身份是一些黎巴嫩人经营的黄金、钻石收购行。收购行使用西非法郎在马里、布基纳法索、加纳等地进行黄金、钻石收购,运到法国、瑞士提炼,之后卖给瑞士银行。外商通过“地下钱庄”将西非法郎卖出,换得美元汇往指定的银行,“地下钱庄”收取的“手续费”比银行高5-6%。主要风险是“钱庄”信誉不佳,拖欠情况时常发生,顾客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