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汽车市场
近十年来,一些国际汽车制造商在非洲大陆相对发达的国家投资建设汽车组装厂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进口整车始终以不可战胜之势充斥非洲市场。
非洲大陆的汽车销售市场呈以下特点:新车销售稳定增长,二手车销售势头正旺,非洲仍是汽车奇缺的大陆。
分析非洲大陆的汽车销售市场相对困难,主要由于市场操作不规范,经营透明度不够,特别是中、小销售商经营独立保密,因此一方面统计资料搜集困难,另一方面数据不全面、甚至虚假。比较而言,新车销售数字相对可靠,这要归功于日本、法国这两家最大的对非汽车出口国长期以来建立的交换双方销售统计的机制。以此为鉴,他们的竞争对手们,如德国、意大利和韩国等汽车大国近年来也逐步加入该机制,新车销售市场的透明度得到了提高。
从进口新车在非洲销售情况看,新车销售稳定、缓慢增长,但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强、工业基础雄厚的北部非洲和南部非洲是新车销售的主要市场,约占整个非洲新车进口量的80%。其中南非一国的2000年进口整车近6万辆,同比增长15%。而中、西非和东非地区由于经济实力弱,购买力低,新车销售始终不成规模。
从出口商看,法国作为非洲大陆最大的前宗主国,对其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经济影响力,雷诺、标志多年以来一直是北非和中、西非法语区最畅销的车辆。最早登陆非洲的汽车生产商雷诺目前已经超过标志成为法国在非最大的汽车销售商,2000年销售整车37260辆,最大的出口国是摩洛哥(11.277辆)。2001年前六个月向非洲出口整车28.613辆,同比增加40%。雷诺的最大亮点是其在南非的出色表现,不仅占据了当地进口车17%的市场份额,并收购了日本尼桑公司在南非的组装厂,在当地引起了“触摸法国”的时尚。标志公司紧跟其后,2000年对非销售35.558辆,2001年前六个月销售21.964辆,同比增长20%。
日本凭借其强大的汽车工业实力在非洲市场全面开花,有路就有丰田车的广告用语即使在贫穷的非洲大陆也得到了充分印证。除去丰田、尼桑在南非的大型组装厂外,日本近些年对非整车出口年均都超过10万辆,2000年出口108.194辆,相对1999年下降7%,主要受南非市场转而青睐其它国汽车的影响。
上述两个汽车出口国占非洲整车进口量的近三分之二,剩下的市场分别由德国、韩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瓜分。
非洲新车进口市场更多取决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石油、木材、矿产和咖啡等初级产品国际价格变化,有别于欧美国家,受9.11恐怖袭击事件影响较小,预计2002年对新车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非洲自身经济发展和购买力水平将其定位为一个低价市场,汽车作为高档消费品不可能成为消费主流,这也是为什么价格低廉的二手车能在非洲畅通无阻,广受青睐,而由此形成的二手车市场经营的红红火火,成为非洲汽车市场的最大特点。
以中、西非地区为例,二手车源源不断地来自世界各地,主要是法国、比利时、德国等西欧国家。该地区对进口新车征收的税费为50-110%,而进口旧车仅为20-30%。极大的进口税费差刺激二手车的进口,而其低廉的价格优势造就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西非沿岸各大港口都大量进口二手车,其中洛美港和科托努港进口量最大。据不完全统计,洛美港每月进口旧车约20.000辆,在港口区形成了空前繁荣的二手车市场,成为向北部内陆国家(布基纳法索、尼日尔、马里)转口旧车的集散地。在这里各种车型和汽车零配件应有尽有,大都价格低廉,最便宜的整车售价仅3.000法国法郎。即使是奔驰、美洲豹等高档车这里也能见到,一辆九成新的高档车售价也低于陈列在正式车行新车的两、三倍。为规范市场和促进二手车贸易,多哥政府斥资在港口区兴建了占地13公顷的大型旧车市场,二手车的发展在相对贫穷的中、西非地区方兴未艾。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当然,来自欧洲的二手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技术上讲,许多车的空调制冷和刹车系统不适合非洲要求,尤其原本在欧洲消耗无铅汽油的汽车发动机,未经改造便使用非洲质量较差的含铅汽油,经常造成发动机故障。此外,出口到该地区的二手车许多是未通过欧洲汽车质量检验或跑了十几万公里即将报废的老爷车,质量问题可想而知。
东非地区的进口二手车大多来自迪拜,这些车车况较好,相对较新,性能价格比良好,但部分来自日本的二手车都已濒临报废。马达加斯加对进口新车征收高额关税,迫使消费者对旧车趋之若鹜,大有不旧不买的架势。所以在马岛跑路的汽车大都旧不堪言,甚至可以找到70年代的雪铁龙2CV和雷诺4轿车,人们戏称马岛是露天的旧车博物馆。
尽管每年有数十万辆的旧车涌入非洲市场,成为进口车的主力军,但随着非洲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保、舒适等要求的增加,对新车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特别表现在实用型车辆(货车、多用途车型等非旅游用车辆)的供不应求。同时非洲人民也励精图治,努力改变自身“垃圾市场”的形象,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际汽车生产商来非洲建设组装厂,发展民族的汽车工业。相信伴随着非洲大陆自身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极具潜力的非洲汽车市场必将繁荣兴旺。
驻多哥使馆经商处
2002年1月22日
非洲大陆的汽车销售市场呈以下特点:新车销售稳定增长,二手车销售势头正旺,非洲仍是汽车奇缺的大陆。
分析非洲大陆的汽车销售市场相对困难,主要由于市场操作不规范,经营透明度不够,特别是中、小销售商经营独立保密,因此一方面统计资料搜集困难,另一方面数据不全面、甚至虚假。比较而言,新车销售数字相对可靠,这要归功于日本、法国这两家最大的对非汽车出口国长期以来建立的交换双方销售统计的机制。以此为鉴,他们的竞争对手们,如德国、意大利和韩国等汽车大国近年来也逐步加入该机制,新车销售市场的透明度得到了提高。
从进口新车在非洲销售情况看,新车销售稳定、缓慢增长,但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强、工业基础雄厚的北部非洲和南部非洲是新车销售的主要市场,约占整个非洲新车进口量的80%。其中南非一国的2000年进口整车近6万辆,同比增长15%。而中、西非和东非地区由于经济实力弱,购买力低,新车销售始终不成规模。
从出口商看,法国作为非洲大陆最大的前宗主国,对其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经济影响力,雷诺、标志多年以来一直是北非和中、西非法语区最畅销的车辆。最早登陆非洲的汽车生产商雷诺目前已经超过标志成为法国在非最大的汽车销售商,2000年销售整车37260辆,最大的出口国是摩洛哥(11.277辆)。2001年前六个月向非洲出口整车28.613辆,同比增加40%。雷诺的最大亮点是其在南非的出色表现,不仅占据了当地进口车17%的市场份额,并收购了日本尼桑公司在南非的组装厂,在当地引起了“触摸法国”的时尚。标志公司紧跟其后,2000年对非销售35.558辆,2001年前六个月销售21.964辆,同比增长20%。
日本凭借其强大的汽车工业实力在非洲市场全面开花,有路就有丰田车的广告用语即使在贫穷的非洲大陆也得到了充分印证。除去丰田、尼桑在南非的大型组装厂外,日本近些年对非整车出口年均都超过10万辆,2000年出口108.194辆,相对1999年下降7%,主要受南非市场转而青睐其它国汽车的影响。
上述两个汽车出口国占非洲整车进口量的近三分之二,剩下的市场分别由德国、韩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瓜分。
非洲新车进口市场更多取决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石油、木材、矿产和咖啡等初级产品国际价格变化,有别于欧美国家,受9.11恐怖袭击事件影响较小,预计2002年对新车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非洲自身经济发展和购买力水平将其定位为一个低价市场,汽车作为高档消费品不可能成为消费主流,这也是为什么价格低廉的二手车能在非洲畅通无阻,广受青睐,而由此形成的二手车市场经营的红红火火,成为非洲汽车市场的最大特点。
以中、西非地区为例,二手车源源不断地来自世界各地,主要是法国、比利时、德国等西欧国家。该地区对进口新车征收的税费为50-110%,而进口旧车仅为20-30%。极大的进口税费差刺激二手车的进口,而其低廉的价格优势造就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西非沿岸各大港口都大量进口二手车,其中洛美港和科托努港进口量最大。据不完全统计,洛美港每月进口旧车约20.000辆,在港口区形成了空前繁荣的二手车市场,成为向北部内陆国家(布基纳法索、尼日尔、马里)转口旧车的集散地。在这里各种车型和汽车零配件应有尽有,大都价格低廉,最便宜的整车售价仅3.000法国法郎。即使是奔驰、美洲豹等高档车这里也能见到,一辆九成新的高档车售价也低于陈列在正式车行新车的两、三倍。为规范市场和促进二手车贸易,多哥政府斥资在港口区兴建了占地13公顷的大型旧车市场,二手车的发展在相对贫穷的中、西非地区方兴未艾。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当然,来自欧洲的二手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技术上讲,许多车的空调制冷和刹车系统不适合非洲要求,尤其原本在欧洲消耗无铅汽油的汽车发动机,未经改造便使用非洲质量较差的含铅汽油,经常造成发动机故障。此外,出口到该地区的二手车许多是未通过欧洲汽车质量检验或跑了十几万公里即将报废的老爷车,质量问题可想而知。
东非地区的进口二手车大多来自迪拜,这些车车况较好,相对较新,性能价格比良好,但部分来自日本的二手车都已濒临报废。马达加斯加对进口新车征收高额关税,迫使消费者对旧车趋之若鹜,大有不旧不买的架势。所以在马岛跑路的汽车大都旧不堪言,甚至可以找到70年代的雪铁龙2CV和雷诺4轿车,人们戏称马岛是露天的旧车博物馆。
尽管每年有数十万辆的旧车涌入非洲市场,成为进口车的主力军,但随着非洲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保、舒适等要求的增加,对新车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特别表现在实用型车辆(货车、多用途车型等非旅游用车辆)的供不应求。同时非洲人民也励精图治,努力改变自身“垃圾市场”的形象,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际汽车生产商来非洲建设组装厂,发展民族的汽车工业。相信伴随着非洲大陆自身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极具潜力的非洲汽车市场必将繁荣兴旺。
驻多哥使馆经商处
2002年1月22日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