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的产铜大王——哈萨克铜业公司

发布日期:2003-04-20 13:52:00来源:驻哈萨克斯坦经参处作者:
2000年,哈萨克斯坦“伊尔比斯”金融市场信息中心(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финансовых рынков Ирбис)对在哈资本市场上注册的最大的13家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了信誉评比,评比内容包括销售额、资产、自有资本、销售收入、纯收入、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在哈萨克斯坦铝业公司、哈萨克斯坦铬业公司、曼吉斯套石油天然气公司、齐姆肯特炼油厂、哈萨克电讯公司、哈萨克石油运输公司、哈萨克斯坦铁道公司、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钛镁联合厂等大公司的评比竞争中,哈萨克铜业公司(корпорация «Казахмыс»)脱颖而出,高居信誉榜首位。
近年来,哈萨克铜业公司取得了一批锌矿的开发权,并进行了建设工作,矿石加工能力逐渐扩大,主要产品精炼铜的产量不断提高。一批服务企业和协作企业,如发电厂、采煤场、机械制造厂和金属加工厂等已经成为公司的成员单位,大大加强了公司生产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的原料基地是热兹卡兹干矿(Жезказганское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е)。该矿的开采有很长的历史,最远可以上溯到青铜器时代,估计这一时期开采了上百万吨的矿石。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尝试工业化矿区开发。该矿区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是以铜为主的有色金属,所有的铜矿石中又含有银和铼,因此具有很高的价值。二十世界二十年代,卡尔萨克拜大型矿(Карсакбайское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е)开始投入使用,热兹卡兹干矿也提高了开采速度。前苏联卫国战争以后,热兹卡兹干联合厂(Жезказганский комбинат)的规模开始扩大,开发了一批新矿井,新的选矿厂和炼铜厂投入使用。1987年,热兹卡兹干采矿冶金联合厂(Жезказганский горно-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й комбинат)进行了改组,成立了热兹卡兹干有色金属科学生产联合公司(НПО «Жезказганцветмет»),后于1993年成立股份公司,1995年组建了哈萨克铜业公司,经营至今。公司共包括8座地下矿井、5座露天矿井、3座炼铜厂、1座机械制造厂,以及卡拉干达机械制造厂、卡拉干达铸造厂、采矿设备厂、2座煤矿,和位于东哈萨克州、江布尔州和卡拉干达州的巴尔喀什热电厂、热兹卡兹干热电厂、卡拉干达水电站等成员单位。公司现任领导人员于1995年上任,公司开始大力提高生产率,重点工作放在地下矿井、选矿厂和炼铜厂进行技术改造,在铜矿石开采和加工工作中应用先进技术,加快新矿井建设,扩大生产能力,完善劳动组织工作,引进经济管理模式等。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得到了恢复并开始增长。合作伙伴韩国三星公司提供了投资贷款严格按照商业计划(内容包括发展原料基地、扩大开工率、进行采矿机械设备更新)确定的重点方向使用。较早的投资项目包括,完成了服役达20年之久的安涅矿井(Анненский рудник)的改造,1996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矿石,1997年翻了一番。
在企业发展中,专家感到忧虑的一个问题是多年来积累的地下采空,以及不时发生的岩层坍塌。如不采取有力的预测、消除和隔离措施,上述问题可能造成事故,导致矿山停产。专家积极进行科研工作,矿区开始采用生产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矿层坍塌处理技术。目前,已经遵照安全计划开始了热兹卡兹干矿新矿区的一期开发。一期开发加工剩余的矿石率估计达30%至50%,需要进行二次开发。二次开发需要可以提高矿石利用率,开发暂时属于无效储备的资源,回填采空。这些措施能够扩大原料基地,延长矿山的使用期,降低采空的不利影响,保障安全。参与上述工作的专家人员分别来自热兹卡兹干有色金属科学生产设计研究所、矿物管理局、矿山测量和地质机械部门、南部矿井和安涅矿井等。近年来,热兹卡兹干矿井不断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改造工作大大提高了掘进速度,矿石开采生产率创造了历史记录,水平掘进速度比从前提高了50%到100%。仅一台Параматик钻采装置每天就可以开采3000至4000吨矿石。该矿井同库纳耶夫采矿研究所、哈萨克矿山测量科学研究所、哈萨克采矿安全科学研究所露天矿卡拉干达大学和热兹卡兹干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批新的大型工业项目投产,包括安涅矿井(年产400万吨)、伊塔乌兹露天矿(年产2万吨)、73-75号矿井(年产200万吨)、沙德尔库里矿山等,在巴尔喀什湖地区建成了金银精炼厂和漆包线厂。目前正在进行扎曼爱巴特、阿尔特姆耶夫和欧尔罗夫三个矿的试采工作。在公司的选矿厂中,完成了设备的现代化,完善了铜矿石和共生金属矿石的选矿工艺流程,采用了新的价廉高效的试剂。当前热兹卡兹干炼铜厂生产14种元素的产品,生产工艺符合国际要求,所产铜的成色达到99.99%。在巴尔喀什湖地区正在建设的锌厂将在独联体国家中率先采用从加拿大引进的环保热压浸出硫化锌精矿加工工艺,于2002年内投产。
在环保科技攻关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研究。1997年,硫酸的需求几乎降到了零点,公司面临着重要的抉择:要么炼铜厂向大气中继续排放工业废气,要么停止产铜。在很短的时间内,专家们就做出了正确决定:将不需要酸中和后,对得到的不纯净的石膏和选矿废物一同进行处理。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热兹卡兹干的炼铜厂和几家选矿厂的废气和灰尘回收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实现了在产量上升的同时,将每吨粗轧铜生产向大气层排放的有害物质数量从0.416吨减少到0.29吨。当前正在巴尔喀什炼铜厂中建设二氧化硫回收系统,造价达490万坚戈,该厂将在世界上第一次采用浓缩气中和工艺。项目投入使用后,巴尔喀什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将减少六分之五。公司的所有企业均使用循环水,有效减少了用水量,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水污染。
公司是独联体国家采矿冶金企业中金融财会系统电脑化水平最高的企业,每年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不断增加。近年来,公司投入3亿多美元的资金,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取得了显著效果。同1995年相比,公司2000年的产值增加了2倍,锌精矿、金锭、银粒的产量均有所提高,发电量达到50亿千瓦时,热能产量达到400万吉卡(吉,гига,即109),煤产量达到600吨。
公司不仅是全哈最大的产铜企业,在世界产铜企业中也位居前列。公司系统的员工总数达到了65000人。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