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工业发展简况

发布日期:2003-07-02 16:54:00来源:作者:
叙传统上是农业国,2002年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四分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居有重要地位,而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主要工业有加工业(纺织、食品、制革、化工、水泥、烟草等),开采业(石油、天然气、磷酸盐、大理石等)和电力水利工业(发电、给水),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业体系。

  叙现代工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工厂建立于1948年,阿勒颇和大马士革的许多从事贸易的家族率先建起了一些轻工企业,主要集中在食品和消费品加工。随着1962年埃及和叙利亚联盟的解体,工业发展的重心逐步转向国营企业,政府对一些关键商品和大宗产品如制糖业实行了垄断。1970年起,所有大型私营企业被国有化,尽管这些私营企业在一些非必需领域的小型企业中得到一些股份。这种情况自1982年起随着政府开放了一些新的非必需的领域而得到改观,国营和私营企业相互补充,如国营企业生产初级产品如纱线、铝、糖和面,而私营企业对这些产品进行深加工。最大变化发生在1991年政府颁布10号投资法后,叙利亚工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一些重要领域如制铝业、制药业、化肥业和纺纱业允许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展开直接竞争。从此私营企业在化工、纺织、食品加工方面获得了迅速发展,叙工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私营企业产值一度超过了国营企业。但近年来由于资金短缺和政府的倾斜政策导致上述趋势又出现扭转势头,国营企业投资规模明显增加,在2002年的1940亿叙镑的投资中,国营企业占67.5%达到1310亿叙镑,从而使私营企业的产值比重由1998年的60.8%下降到2001年的48.3%。
  叙国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和特殊地位,很大程度上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一些战略性行业如石油、港口、电信、发电厂、瓶装水、银行和部分化工产品,均由国营企业垄断,其它行业如水泥、棉纱、制糖、制陶和家用电器等也以国营企业为主,但许多国营企业仍然处在向私营企业提供初级产品的阶段。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叙国营企业普遍存在人员过剩、效率低下和亏损严重等问题,据有关媒体报道,2001年国营企业共亏损了750亿叙镑,其中霍姆斯和Baniyas的炼油厂和那些面粉加工厂是其中的亏损大户。但国家90%的贷款被投向了国营企业,难怪有些私营企业认为国家过分偏爱国营企业。

     附表1:1998-2001年叙工业发展情况

     附表2:2000年叙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附表3:2001年叙部分产品产量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