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联手扶持外贸优品

发布日期:2025-04-15 10:24:40来源:国际商报作者:刘旭颖
在4月13日海口举行的“外贸优品中华行”启动仪式上,多家电商平台发挥市场优势、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宣布相关扶持计划。

为应对美滥施关税影响,商务部等部门加大力度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帮助外贸产品拓内销。在4月13日海口举行的“外贸优品中华行”启动仪式上,多家电商平台发挥市场优势、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宣布相关扶持计划。

开辟“绿色通道”

多资源多渠道助企业布局

电商平台纷纷开辟“外贸优品”绿色通道,多渠道资源支持,为外贸企业拓内销、稳产能提供有力支撑。

京东集团副总裁王冠之表示,自5月1日起,京东在一年时间内将投入2000亿元采购外贸转内销产品,依托自营模式和供应链能力,帮助外贸企业快速拓展国内市场。

很多“出海”多年的外贸企业都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产品品质过硬,但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存在不熟悉国内市场、缺乏运营经验等挑战。针对外贸企业的痛点和需求,京东将在商务部及各级政府部门指导下,对扶持的外贸企业做好规划布局,在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对接。

此外,京东还将安排专业采销队伍驻点办公,直接采购外贸企业的优质产品,并开设外贸优品专区,通过流量倾斜、全渠道营销支持,加快打开销路,防止低价内卷。针对入驻京东的外贸商家,京东也将提供密集培训,加大补贴及各类资源支持力度,帮助商家快速拓展国内市场。

震坤行工业超市(上海)有限公司政府事务总监仲燕表示,作为工业用品数字化采购服务平台,震坤行深度参与活动,以数字化供应链能力赋能优质工业用品出口转内销,为稳定外贸基本盘、培育国内消费新增长点贡献平台力量。

仲燕介绍道,即日起,震坤行开通“外贸优品”入驻绿色快捷通道,为备品备件、通用耗材、行政物资、加工制造、化学品等工业用品等外贸企业提供支持。举措分为五个方面。

主站营销:打造工业领域“外贸优品专区”,链接重点企业的相关产品目录,集中展示产品信息,方便目标客户快速找到相关产品,提升产品曝光率。

AI商机服务:快速获取需求线索。震坤行依托自研大模型打造AI工具矩阵,助力外贸企业高效捕捉商机。依托智能竞价、招投标和询比价、三方竞价等工具,快速匹配工业用品需求线索并促成交易。

内容运营:以产品推广、活动引流、数据优化等为主要方式,通过企业专区品牌故事发布、产品功能解析、促销活动策划及用户行为监测等,提升品牌信任度与营销转化效果,实现品效合一。

仓储物流:充分利用震坤行覆盖全国的32个总仓、96个服务中心仓及“最后一公里”的交付网络,帮助外贸企业灵活调配物资,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周转率。

多渠道进行资源支持:通过直播带货、媒体推广、话题营销、信息流投放以及联动政府、协会等机构进行资源对接等方式,全方位加大品牌曝光度,提升产品销量。

打通“线上+线下”

纺织服装平台赋能企业全链路

纺织服装是中国产业链最完整、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之一,拓展国内市场具有很大潜力。

江苏九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沙政表示,江苏九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91家纺网)是“互联网+家纺”B2B电商专业平台,累计吸纳全国经销商86万家,日均浏览量10万人次。

据了解,91家纺网积极助力外贸拓内销,已为家纺外贸企业提供减免入驻费用、开设外贸专区、提供流量倾斜、云仓仓储、代发物流及运费补贴等,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目前已有百余家外贸企业入驻,一季度线上交易额破亿元,内销产值同比增长10%~20%。

沙政表示,下一步,91家纺网将重点在三方面开展帮扶。一是优化销售渠道。完善外贸专区功能,强化资源倾斜,打破地域限制,推动优质产品全国流通。二是数据赋能决策。运用AI及大数据技术,为外贸企业提供智能画稿、市场趋势分析等服务,辅助企业进行精准研发与营销。三是创新品牌推广。联合主播针对外贸优品开展直播带货,组织展销会对接采购商,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扩大外贸品牌影响力。

“未来我们将深化平台服务创新,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协同政府政策与行业资源,持续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内外贸协同发展。”沙政说道。

外贸服装行业近年来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加速转型,实现了国际竞争力跃升,但当下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唯品会方面表示,作为国内领先的服装电商平台,唯品会将为外贸服装出口受阻企业设立入驻绿色通道,并提供全方位销售支持,助力其打通国内市场快车道。

据介绍,在平台绿色通道机制下,服装外贸企业的审核入驻速率将大幅提高。同时,唯品会将搭建线上销售专区,并为优质商品提供更多流量扶持,帮助服装外贸企业高效高质地开拓国内销售渠道。

依托电商平台的数字化能力,唯品会还将为服装外贸企业的选品与营销决策提供数字化工具支持,并在“618”“双11”等电商大促活动节点为其提供定制销售方案支持。此外,平台将优化、简化商家管理规则,助力服装外贸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全链路赋能。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