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下,线上展为中非经贸合作赋能

——专访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总裁贺彩龙
发布日期:2020-10-29 09:19:36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毛雯
面对疫情,中非在积极应对的同时,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开拓中非经贸投资合作的新篇章。

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经贸、投资等各方面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中非之间原本良好的经贸、投资等合作势头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疫情,中非在积极应对的同时,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开拓中非经贸投资合作的新篇章。  

“中国-中东非(肯尼亚)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以下简称中非数字展)”就是在疫情下的一种创新展会服务模式。那么,作为新形式,本次中非数字展的举办,有哪些预期和哪些亮点?在中非数字展开幕之际,《中国贸易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展集团)总裁贺彩龙。  

记者:请谈谈举办中国—中东非国际贸易数字展的初衷是什么?  

贺彩龙:近年来,中国和非洲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提升,特别是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以来,更是不断地纵深发展。与此同时,近年来举办的中非合作论坛首脑峰会进一步为中非合作提供了方向的引领和政策支持。通过本次中非数字展和论坛,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企业走进了非洲。多年来,中国贸促会不断加大对非经贸、贸易投资促进的力度。根据中国贸促会的安排部署,自2017年,中展集团先后在非洲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多个国家举办中非产能合作展,受到了当地政府、工商协会组织、企业主的高度认可,对中非经贸交流及投资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给包括中非经贸交流在内的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带来极大的重创。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保持中非经贸往来,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按照国务院创新展会服务模式的重要部署,中国贸促会、中展集团积极利用新科技手段,着力打造了“贸促云展”平台,并举办一系列线上的数字展会。相信,通过数字化手段,继续深化中非两国的经贸合作往来,为中非双方的经贸界、投资界提振信心,开辟新的经贸合作渠道。  

事实上,前不久,中展集团举办了“中国-阿联酋经贸数字展览会”线上数字展会。  

记者:本次中国—中东非国际贸易数字展有哪些亮点?  

贺彩龙:本次中非数字展会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参展企业来源广泛,共有来自中国和非洲的1026家企业参展。需要提出的是,此次展会划分为12个类别和主题。此外,还根据非洲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子主题设计:如农业的农产品生产、农机具、农产品加工技术等;交通的设施、运输工具等;建筑的基础设施、通讯设施、能源设施等;医疗的用品、环保产品,还有防疫物资等相关展品。上述子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到非洲国家的发展现状及方向,以及非洲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实际需求。  

第二,此次参展企业层次很高、行业代表性强,包括11家世界500强企业,29家中国500强企业,另外还有350多家各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如汽车行业一汽集团、厦门金龙、北汽福田等;通讯行业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建筑行业的中国建筑、中国化学工程等;智慧城市领域里的有京东方、神州数码等,食品、农产品行业有蒙牛等。很多的中国乃至世界一流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地帮助非洲国家提升相关产业水平,充分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  

第三,本次展会配套活动内容丰富,包括多场中非企业对接会等。同时,设置按国别、有的按行业,还有其它不同分类的对接会,这些细分类别的对接会,有利于各方进行精准洽谈,从而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第四,本次展会还特别设置了非洲特产专区、中非合作工业园区。其中,非洲特产专区,有非洲尤其是中东非国家的咖啡、红茶等产品,旨在帮助其提高特产创汇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满足我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最后,本次展会着重招商引资功能,引导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从过往经验看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其合作创办工业园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经验。因此,此次展会专门设置了中非合作工业园区。接下来,中展集团还将举办中非合作共业园区的推介会,让我国更多企业了解非洲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把握投资机遇,也规避投资风险,使中非经贸合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公告

    热门文章